法槌起落间 人民重千钧
2025-06-17 17:45:0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梁原 | 作者: | 点击量:40324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陶琛 曹丽立

今年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前夕,党中央、国务院召开庆祝大会,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。从北京回来后,湘潭雨湖区法院副院长崔赣看着手中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奖杯,又回想起27年前的画面。

“崽啊,当法官要坐稳老百姓这头。”1998年,21岁的崔赣攥着法院录用通知书,父亲粗糙的手掌压在他手背上说,“湘潭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,莫让乡亲戳脊梁骨。”

这是崔赣和父亲最后一次促膝长谈。7天后,一场车祸带走了父亲,却把滚烫的嘱托烙进这位青年法官的生命里。

27年春秋流转,从青葱岁月到两鬓霜花,从乡村法庭书记员到全国先进工作者,崔赣始终将人民二字刻在法槌起落间。

崔赣参加柴山学校庆“六一”活动时,学生为他系红领巾。

把正义写在老百姓的笑脸上

1998年,崔赣进入湘潭县法院河口人民法庭工作。此后,湘潭县时常能看到一名身穿整洁制服,肩挎黑色小包的身影。他奔走在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,脚上沾着泥,脸上带着笑,用一口地道的湘潭话,解开老百姓的千千结。

直到现在,崔赣替冯奶奶一家“接骨续亲”的故事仍被当地老百姓津津乐道。

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。时年90岁的冯奶奶,膝下有两儿两女,按理应颐养天年。但离她住处仅200米的大儿子谢某初,却已有8年未踏进家门。此前,冯奶奶提起过赡养诉讼,虽经调解结案,但谢某初一直没有支付赡养费,并彻底与家人决裂。2017年,老人身体每况愈下,急需医护,只好再次请法庭出面强制执行。

崔赣上门送钱时,发现冯奶奶脸上没有欣喜。她枯槁的手攥着钱,浑浊的眼睛盯着大儿子家的方向说:“估计这辈子大崽都不会来看我了。”

崔赣知道,老人要的不是钱,而是修复破碎的亲情。于是,崔赣决定继续调解。接下来的几个月,崔赣走访了双方当事人及其亲戚朋友、当地村干部,仔细梳理母子、兄弟之间产生积怨的原因。看到崔赣一次次上门,谢某初语气呛人:“我钱都给了,案也结了,你真的多管闲事。”

直到第6次,谢某初才吐露心结:“当年弟弟撺掇老母亲告我,这口气咽不下!”

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崔赣耐心倾听谢某初的诉说,用心开导:“百善孝为先,你娘已经快90岁了,你还能陪她多久?周围的人又会怎么看你呢?”

在这次登门后,谢某初终于来到病床前。当8年后再次与年迈的母亲相见,谢某初和爱人号啕大哭起来,兄弟姐妹也相拥而泣,细数着往日温情。

临走前,谢某初握着崔赣的手,哽咽着说:“谢谢你呀!崔庭长!要不是你,我想这一世的怨恨只怕都解不开!”“法律能裁断是非,但修复亲情需要更柔软的钥匙。法官要做火把,暖化冰封的心。”当天,崔赣的调解笔记上如是写道。

崔赣在农村法庭扎根了21年,深知老百姓怕打官司,一旦有了纠纷,如果介入不及时、化解不妥当, 就可能让小矛盾引发大问题,甚至可能影响到几代人。

“为了真正案结事了人和,崔庭长经常坐在老百姓家门口,一直讲到当事人想通为止,嗓子哑了也不休。”崔赣的徒弟、法官李鹏回忆,“崔庭长常说跟我们说‘国徽不仅应高悬于法庭之上,更应闪耀在沾着露水的田埂间;正义不仅要写在判决书里,更要写在老百姓的笑脸上’”。

2014年,排头乡两叔侄因相邻纠纷闹矛盾,多部门多年反复调解仍未解决,叔叔一纸诉状将侄子起诉至法庭。且案件涉及相邻的护坡已垮塌部分,随时有全面坍塌的危险。

立案后,崔赣赶到现场勘查,带着卷尺丈量争议土地,用田坎边的石头演示相邻权界限。而后,他又抓起两把土,用地道的湘潭话说:“你们摸摸,这土里埋着祖辈的汗水,真要为了三寸田埂毁了情分?”讲情理明法理,4个小时后,叔侄俩握手言和,共同筑牢了护坡。

村干部连连赞叹:“这个伢子有一套,一点不像个‘官’。”

走在乡间小道,哪个油菜花田里进行过离婚调解,哪个鱼塘边旁化解过借贷纠纷,哪个村部门口进行过巡回审判,崔赣都如数家珍。

“崔庭长来了!”“崔庭长一点架子没有,就像我们的朋友。”“案子到了崔庭长手里,我们心里踏实。”在乡亲们眼中,这个裤脚永远沾着泥星的法官比自家人还亲。

崔赣参加柴山学校庆“六一”活动。

成为守护百姓幸福的参天大树

湘莲甲天下,潭莲冠湖湘。湘潭花石镇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,年交易量超过20亿元。2011年,崔赣任花石人民法庭庭长,刚上岗就遇到了一个难题。

“崔庭长,快帮帮我! 满伢子找不到了,我的钱没了!”一个叫满伢子的经销商,找莲商老胡大批进货后一直没付50万元货款。意识到不对劲,老胡来到法庭求助,急得跺脚。

“别急,慢慢说,满伢子叫啥?”“不知道,他是外地人。”

“那把合同给我看看?”“我们都是口头交易,从来没有写过合同。”

听完胡某的讲述,崔赣一时也不知道要从何下手。

此后,崔赣连续一个月来到市场走访调研,发现整个市场做生意都是主要凭个人信用,口头交易、白条乱飞乱象频发。除欠了胡某的货款外,满伢子还在其他5名商户中拿了货没给钱,且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全名。

“那时,我们好多同行遇到经销商卷款跑路血本无归,一蹶不振。”回忆往昔,市人大代表、湘潭湘莲产业协会会长胡运庚仍唏嘘不已。

如何帮助莲户提升法治意识,走出产业困境?作为一名党员,崔赣认为一定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。此后,花石法庭成立了全省首个建在庭上的党支部。

“签约要规范,违约要担责;诚信做买卖,湘莲香四海……”通过党日活动,崔赣带领法庭党员干警将法律风险防范提示书制作成歌谣,让法律意识随着朗朗上口的曲调飘进千家万户。

同时,崔赣向镇政府和花石湘莲协会发出《司法建议书》,提出了维护花石湘莲品牌、规范湘莲市场、为莲商建立诚信与质量档案、发生纠纷时由相关部门及时联动处理等5条司法建议。这份被最高法评为优秀的司法建议书,连同崔赣推动创立的党建+产业+法治模式,成为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生动注脚。

“崔庭长带着党员干警扛党旗进莲田以来,我们几乎再没有过纠纷。”莲商赵某笑着说,“如今,我们的每颗莲子都带着法治甜味!”

崔赣了解金马村结对联系对象果树生长情况。

2022年,崔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。为了将民意表达得更充分,他多方走访,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,撰写了调研稿《努力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》,推动党和政府决策与百姓呼声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。

今年3月,崔赣调任雨湖区法院任副院长。他依旧坚持以党建带动队建,在青年夜校,带领法院年轻人在思想碰撞中产生了很多暖心的司法服务。

“老百姓踏进法院需要勇气,不能让百姓觉得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。老百姓来找法官,法官正在开庭,一等就是大半天,怎么办?”夜校课上,崔赣向青年党员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。

随后,大家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,各抒己见,出谋划策。

很快,崔赣就根据大家的意见建立起派单式导诉机制,也就是说,面对来访群众各种诉求和问题,如果不能及时解答或者审判团队无法现场接待的,导诉员要详细登记,以工单形式转交相关业务部门,业务部门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联系当事人进行反馈。

让“等好久”变成“主动找”,立案庭干警彭旭妍发现,“老百姓的焦虑少了,沟通更顺畅了,办事效率高了,对我们也越来越信任了”。

“大家尝到了被信任的甜头,现在发言更踊跃了。”崔赣笑着说,“我相信,法治的种子在党建引领下生根发芽,一定会长成守护百姓幸福的参天大树。”

崔赣身着法袍。

敢挑最重的担子,敢啃最硬的骨头

“我就在办公室扫了一个二维码,没几天崔院长就联系我,要来给我们普法。”一医疗公司法务感到不可思议。

从乡村法庭法官到经济活跃地区的副院长,崔赣是审判一线的老黄牛,也是司法改革的实践者。

雨湖区法院辖区的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,身处长株潭3市融城中心,是国家级开发区,湖南第4个千亿园区。在园区不断发展的同时,涉企纠纷也日益增多。

如何守护企业稳步发展?崔赣调任雨湖区法院后立马去往深圳学习,回来后连续3天加班到凌晨写出调研报告。推动建立司法助企工作机制,依托“司法助企二维码”,整合诉讼服务、风险防控、纠纷调解等功能,实现企业司法需求一键触达。

5月10日,一医疗公司的法务发现公司出现了多起用工问题,便扫描司法助企二维码在线上反映了问题。很快就接到了回访电话。5月20日上午,崔赣主动来到公司,从合同内容、履行原则、合同变更与解除等方面一一进行普法,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。

九华法庭负责人李艺告诉记者:“司法助企二维码实施以来,我们共收到了120条园区企业的求助,其中比较难办的问题,崔院长都会主动帮我们沟通解决。”

熟知崔赣的人都知道,这是他的一贯作风,敢挑最重的担子,敢啃最硬的骨头,善于用行动作最好的表率……

2019年5月,崔赣承办了一起特大传销集团案。该案牵涉全国30个省市区,涉及1500多个分支机构,10万余人参与,涉案金额高达60多亿元。3700多册案卷堆满了办公室。面对挑战,崔赣迎难而上,从早到晚坐在案卷中,逐本吃透、逐个攻破。最终,圆满审结了该案。

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中,崔赣发现办理过程中存在尺度不一等问题。他积极奔走协调,对案件证据收集、被告人行为定性、涉案金额认定、追赃挽损、量刑幅度等问题形成涉电诈案件办理会议纪要,推动在全市范围内达成共识,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。

作为湘潭县第一中学的法治副校长,崔赣发现数起涉未成年人性侵案被害人均为在农村留守的在校学生,他向县教育局发出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的司法建议,推动了县教育局建立五类学生台账,加强农村留守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工作。崔赣也被评为湖南首届百名优秀法治副校长。

工作27年,崔赣收获了很多荣誉。他说,“这些沉甸甸的奖杯,都是来自人民嘱托的重量。我只有多做一点,再多做一点,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。”

责编:梁原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